近日,高科院“青藏高原地质灾害防治研究”团队带头人、中国科学院-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陈宁生,因其卓越的科研成就和在社会活动中做出的杰出贡献,当选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。

俄罗斯自然科学院是联合国认可的俄罗斯规模最大的科学院,成员均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科学家和专家,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。该院设立有18名诺贝尔奖获得者、270多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。外籍院士包括了全球48个国家的杰出科学家,其中有多位中国两院院士。
陈宁生研究员牵头的高科院科研团队先后参与我省玛多地震、门源地震、德令哈地震等灾害的调研评估、次生灾害防范等工作,为我省做好灾后重建、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防范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。陈宁生研究员目前担任中国科学院波密地质灾害观测研究站主任、国家标准委员会委员、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。主要从事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形成机理与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。近年来,他先后主持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、4个科技部科技支撑课题、4个中尼、中澳国际合作项目。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,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,中科院科技成果促进奖2项,新疆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。主持完成了天山天池、樟木镇、白鹤滩水电站、西昌邛海、都汶高速和一带一路区域尼泊尔Bhotekoshi水电工程6个重大地质灾害防治示范项目。他创立了泥石流的物源控制理论,解释了泥石流集中于干旱地震影响区,而非降水越多泥石流越多的灾害现象。并研发了分级多指标的泥石流预测、判识与预警技术系统,攻克了泥石流灾害预测的难题,连续8年针对西部山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了成功预测,实现了泥石流防治工程的高精度勘查、高效率运行、精细化效益评估,成果推广应用于20多个城镇和10多个水电工程减灾,产生了50多亿元的社会经济效益。